北京中醫藥大學專業有:中醫學、中西醫結合基礎,民族醫藥,中醫五官科學,中醫兒科學,中醫骨傷科學,中醫婦科學,中醫外科學,針灸推拿學,中醫醫史文獻,中醫臨床基礎,中醫內科學等。
1、北京中醫藥大學簡介
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為主干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,直屬教育部管理,由教育部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。學校現任黨委書記谷曉紅,校長徐安龍。
北京中醫藥大學始建于1956年,前身為北京中醫學院,是國務院批準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。1960年,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;1993年,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;1996年,入選國家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大學;2000年,與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并,組建新的北京中醫藥大學;2011年,入選國家“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臺”建設高校;2017年,中醫學、中西醫結合、中藥學3個學科入選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學科名單;2018年,成為教育部新一屆高等學校中醫學類、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。2020年,榮獲“全國文明校園”。學,F有3個校區,分別為良鄉校區、和街校區和望京校區。
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,學校秉承“勤求博采、厚德濟生”校訓,倡導“人心向學、傳承創新”理念,堅持“立德樹人、以文化人”宗旨,弘揚“追求卓越、止于至善”精神,彰顯、強化優勢,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教育基地、高等中醫藥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、中醫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研究基地、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患的醫療基地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基地、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國際交流基地,為人類健康事業發展和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,已經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集教育、科研、醫療、中醫藥文化傳播于一體的著名中醫藥高等學府。
2、北京中醫藥大學重點專業匯總表
序號 | 評級名稱 | 數量 | 專業/學科名稱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“雙一流”建設學科, | 1 | 中醫學 | |
2 | 國家重點學科 | 15 | 中西醫結合基礎,民族醫藥,中醫五官科學,中醫兒科學,中醫骨傷科學,中醫婦科學,中醫外科學,針灸推拿學,中醫醫史文獻,中醫臨床基礎,中醫內科學,方劑學,中醫診斷學,中醫基礎理論,中醫學 | |
3 | “雙一流”建設學科 | 1 | 中西醫結合 | |
4 |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| 1 | 中醫學 | |
5 | 北京市重點學科 | 10 | 護理學,中醫人文學,中西醫結合臨床,護理學,中西醫結合基礎,中醫外科學,中醫醫史文獻,中醫臨床基礎,中藥學,中西醫結合 | |
6 |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| 48 | 航海中醫藥學,航天中醫藥學,醫藥衛生法學,中醫藥管理學,中醫國際傳播學,中醫藥英語,中醫體質學,中醫循證醫學,中醫神志病學,中醫文化學,中醫藥信息學,中西醫結合臨床(東直門醫院),中西醫結合基礎(藥理),推拿學,中醫護理學,中醫耳鼻喉科學,中醫眼科學,中醫男科學,中醫周圍血管病學,中醫乳腺病學,中醫肛腸病學,中醫痹病學,中醫腦病學(東方醫院),古漢語與醫古文,金匱要略,內經學,中醫血液病學,中醫急診學,中醫老年病學,中醫內分泌病學,中醫肺病學,中醫全科醫學,中醫肝膽病學,中西醫結合臨床(東方醫院),針灸學,中藥藥理學,中藥鑒定學,臨床中藥學,中藥分析學,中藥化學,中醫腦病學(東直門醫院),傷寒學,中西醫結合基礎,中醫兒科學,中醫骨傷科學,中醫婦科學,中醫診斷學,中醫基礎理論 | |
7 |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 | 2 | 系統中藥學,中醫生命科學 | |
8 | 國家級和北京市一流專業、專業 | 1 | 針灸推拿學 | |
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,查詢請登錄:www.cReDITsaiLING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