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(jù)最新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,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在湖南招生錄取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的分數(shù)在427至500分,位次為143507至7696位次區(qū)間內(nèi),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27至500區(qū)間才能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。
一、湖南考多少分能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
1、2021年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:歷史(歷史+(化學或生物))最低分需要556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9026名;
2、2021年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:歷史(歷史+不限)最低分需要456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58786名;
3、2022年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:物理(物理+(化學或生物))最低分需要477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94677名;
4、2022年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:物理(物理+不限)最低分需要495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76391名;
5、2021年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:物理(物理+(化學或生物))最低分需要462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116684名;
6、2021年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:物理(物理+不限)最低分需要427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143507名;
7、2020年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(班戈學院):理科最低分需要522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61854名;
8、2020年湖南考生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:文科最低分需要583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7696名;
二、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在湖南的2020-2022錄取分數(shù)線和錄取位次
1、2022年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在湖南的錄取分數(shù)線和位次
年份 | 招生省份 | 科目類型 | 選科要求 | 所在批次/段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05 | 23889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07 | 22821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08 | 22354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09 | 21842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17 | 18283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24 | 15427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24 | 15427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34 | 11901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45 | 8729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45 | 8729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461 | 111979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477 | 94677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478 | 93621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488 | 83400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490 | 81369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490 | 81369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492 | 79375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495 | 76391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495 | 76391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02 | 69596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05 | 66834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15 | 57830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15 | 57830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18 | 55267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23 | 51240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24 | 50425 | 省政府 |
2022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26 | 48833 | 省政府 |
2、2021年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在湖南的錄取分數(shù)線和位次
年份 | 招生省份 | 科目類型 | 選科要求 | 所在批次/段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30 | 18275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37 | 15391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39 | 14665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541 | 13864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548 | 11469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49 | 11132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50 | 10813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53 | 9880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54 | 9589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55 | 9297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55 | 9297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556 | 9026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本科 | 557 | 8731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歷史 | 歷史+不限 | 專科 | 456 | 58786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462 | 116684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507 | 75261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11 | 71558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23 | 60723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529 | 55631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生物) | 本科 | 538 | 48346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40 | 46824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42 | 45260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49 | 39993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49 | 39993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50 | 39282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(化學或地理) | 本科 | 553 | 37165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59 | 33087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本科 | 560 | 32451 | 省政府 |
2021 | 湖南 | 物理 | 物理+不限 | 專科 | 427 | 143507 | 省政府 |
3、2020年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在湖南的錄取分數(shù)線和位次
年份 | 招生省份 | 科目類型 | 選科要求 | 所在批次/段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0 | 湖南 | 理科 | - | 本一 | 522 | 61854 | 省政府 |
2020 | 湖南 | 理科 | - | 本一 | 548 | 42878 | 省政府 |
2020 | 湖南 | 理科 | - | 本一 | 557 | 37147 | 省政府 |
2020 | 湖南 | 理科 | - | 專科 | 435 | 131625 | 省政府 |
2020 | 湖南 | 文科 | - | 本一 | 566 | 12922 | 省政府 |
2020 | 湖南 | 文科 | - | 本一 | 578 | 9019 | 省政府 |
2020 | 湖南 | 文科 | - | 本一 | 583 | 7696 | 省政府 |
2020 | 湖南 | 文科 | - | 專科 | 500 | 46628 | 省政府 |
填報志愿的專業(yè)組代碼是什么意思
志愿專業(yè)代碼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代表某個專業(yè)的數(shù)字編碼。這是為了避免在志愿填報時出現(xiàn)麻煩,給所有的專業(yè)都編序入碼了。
專業(yè)代碼是全國統(tǒng)一的,一般由6位阿拉伯數(shù)字組成,一二位代表專業(yè)所屬門類,三四位代表專業(yè)所在的學科,五六位則代表改專業(yè)的標識符號。
當學生在網(wǎng)上填報志愿時,需要把對應的代碼填到對應的位置,然后系統(tǒng)會彈出你所填代碼對應的學校和專業(yè),這時候你看看跟你的目標是否一致,一致點確認即可,否則要及時修改。
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的區(qū)別是什么
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的區(qū)別主要有:收費標準不同、住宿費和住宿條件不同、本科所屬的頭銜不同、找工作時畢業(yè)證的認可度不同、師資力量不同、保研考研率不同、辦學形式不同、被合并幾率不同、抗風險能力不同等等。
總之,民辦二本院校和公辦二本院校有著非常明顯的區(qū)別。在具體選擇的時候要結(jié)合自身的學習條件和家庭經(jīng)濟條件來有所取舍,既不能認為民辦二本院校不好,也不能認為公辦二本院校都是好的。關(guān)鍵是看什么專業(yè),學校位于什么地方,如果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好,專業(yè)也好,那么選擇民辦二本院校也是可以的。
三、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最新介紹
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是湖南省人民政府、國家林業(yè)和草原局共建高校,國家“中西部高校基礎(chǔ)能力建設(shè)工程”高校,湖南省“國內(nèi)一流大學”建設(shè)高校。 學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,毗鄰省政府,環(huán)境優(yōu)雅,交通便利,校園面積1388畝,擁有一個占地7萬多畝的實驗林場(湖南北羅霄國家森林公園),校內(nèi)各項公共服務設(shè)施齊全,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。 學校辦學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長沙成立的湖南林學院。1963年,在老一輩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陶鑄同志的親切關(guān)懷下,湖南林學院遷至廣州與華南農(nóng)學院(現(xiàn)華南農(nóng)業(yè)大學)林學系合并,成立中南林學院。陶鑄同志親自為學校確定校址,勾畫藍圖,并題寫了校名。1970年,中南林學院與華南農(nóng)學院合并,成立廣東農(nóng)林學院。1974年,學校從廣州搬遷到湖南省溆浦縣并更名為湖南林學院。1978年學校恢復中南林學院校名,直屬原國家林業(yè)部管理。1981年學校遷往湖南省株洲市。2000年,原湖南林業(yè)學校和湖南林業(yè)技工學校并入中南林學院,學校轉(zhuǎn)為湖南省和原國家林業(yè)部共建。2003年,湖南省農(nóng)業(yè)機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學院,學校辦學主體遷往長沙,實現(xiàn)了歷史性回歸。2005年經(jīng)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。2006年,學校與原湖南經(jīng)濟管理干部學院合并,組建成新的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。 學校設(shè)有研究生院和24個教學單位,現(xiàn)有79個本科專業(yè),其中國家一流專業(yè)12個、國家專業(yè)4個、省級一流專業(yè)26個。現(xiàn)有博士學位授權(quán)一級學科6個,碩士學位授權(quán)一級學科20個、碩士專業(yè)學位授權(quán)類別16個,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。國家重點學科2個,國家重點(培育)學科3個、國家林草局重點(培育)學科5個、湖南省國內(nèi)一流建設(shè)(培育)學科6個,自主設(shè)置交叉學科1個,農(nóng)業(yè)科學、工程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%。 現(xiàn)有教職工2337人,具有高級職稱的966人。其中,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,雙聘院士、、、百千萬人才、國家優(yōu)青等國家級人才16人,第八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,教育部新世紀人才、國家林業(yè)和草原科技創(chuàng)新人才、芙蓉學者、湖南省科技領(lǐng)軍人才、湖南智庫領(lǐng)軍人才等94人,全國優(yōu)秀教師、優(yōu)秀教育工作者4人,國家重點領(lǐng)域創(chuàng)新團隊1個、省部級創(chuàng)新團隊15個、省研究生優(yōu)秀教學團隊16個。 現(xiàn)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萬余人,其中:本、專科學生2.5余萬人,研究生4800余人。60多年來,學校為國家及地方輸送了21萬多名各類高素質(zhì)專門人才,涌現(xiàn)出一大批優(yōu)秀校友,為國家和地方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做出了積極貢獻。 學校擁有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,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,國家地方聯(lián)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,省部共建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1個,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,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;建有省部級教學科研臺64個。圖書館建筑面積4.12萬方米,實體館藏總量240.2萬冊(件);各類數(shù)據(jù)庫總庫60個,電子期刊5.1萬種累計92萬冊,電子圖書累計206.5萬冊。 年來,學校主持獲得國家科學技術(shù)進步獎二等獎4項,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(yōu)秀成果三等獎2項。“十三五”以來,獲全國創(chuàng)新爭先獎1項、中國青年科技獎1項、湖南光召科技獎1項、湖南省科學技術(shù)團隊獎1項、省部級科技一等獎9項,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40項;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600余項,年均到賬經(jīng)費達1.1億,其中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項目和國家基金重大項目、重點項目、優(yōu)秀青年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46項。獲授權(quán)專利747件,其中,國際、國家發(fā)明專利512件。在SCI、EI、SSCI、CSSCI、CSCD及學校遴選的權(quán)威(重要)期刊發(fā)表論文1750余篇,出版學術(shù)專著96部。學校主辦4種學術(shù)期刊。其中,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學報》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國科學引文數(shù)據(jù)庫(CSCD)來源刊,《經(jīng)濟林研究》《家具與室內(nèi)裝飾》為中文核心期刊,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。 學校先后與25個國家(地區(qū))的98所高校和研究機構(gòu)建立了良好的合作,開展了中外合作辦學、國際科研合作、聯(lián)合舉辦國際學術(shù)會議、師資進修培訓、學生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、學生交換訪學、專業(yè)實踐及游學等多形式對外交流。與英國班戈大學聯(lián)合舉辦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辦學機構(gòu)——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班戈學院。學校成立了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-班戈大學聯(lián)合研究中心,主導“一帶一路”熱帶干旱經(jīng)濟林工程技術(shù)研究中心建設(shè),積極推動國際科技合作。“十三五”以來,學校累計共派出1181名各類學生赴國外(境外)交流學習,2021年學校國際學生共有112人,覆蓋博士、碩士、本科和訪學各層面,學歷生比例達到84%。 建校60余年來,學校秉承“求是求新、樹木樹人”的校訓和“包容、誠樸、堅毅、公允”的校風,櫛風沐雨,百折不撓,砥礪前行,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(jīng)驗,形成了鮮明的辦學。立足,學校堅持以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以強林興林為己任,貫徹學校第八次黨代會精神,實施學校“三四五”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全面提升人才培養(yǎng)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、文化傳承創(chuàng)新和教育國際化水,確保學校位列省屬高水大學第一方陣,奮力建設(shè)國內(nèi)一流、鮮明、多學科協(xié)調(diào)發(fā)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。 (2021年11月更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