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,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,四川考生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的分數在426至465分,位次為186000至61146位次區間內,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26至465區間才能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。
一、四川考多少分能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
1、2022年四川考生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:理科最低分需要426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186000名;
2、2021年四川考生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:理科最低分需要430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176326名;
3、2020年四川考生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:理科最低分需要452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162175名;
4、2022年四川考生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:文科最低分需要468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72913名;
5、2021年四川考生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:文科最低分需要478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64200名;
6、2020年四川考生上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:文科最低分需要465分,錄取最低位次為61146名;
二、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在四川的2020-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
1、2022年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
年份 | 招生省份 | 科目類型 | 所在批次/段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2 | 四川 | 理科 | 本二 | 426 | 186000 | 省教育廳 |
2022 | 四川 | 文科 | 本二 | 468 | 72913 | 省教育廳 |
2、2021年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
年份 | 招生省份 | 科目類型 | 所在批次/段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1 | 四川 | 理科 | 本二 | 430 | 176326 | 省教育廳 |
2021 | 四川 | 文科 | 本二 | 478 | 64200 | 省教育廳 |
3、2020年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
年份 | 招生省份 | 科目類型 | 所在批次/段 | 最低錄取分 | 最低位次 | 率屬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0 | 四川 | 理科 | 本二 | 452 | 162175 | 省教育廳 |
2020 | 四川 | 文科 | 本二 | 465 | 61146 | 省教育廳 |
對于服從調劑的錯誤認知
1、是否選了服從調劑,就會直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,很多考生總覺得填寫了服從專業調劑,高校會把考生隨意安排到某個專業。其實考生的這種擔心是多余的。高校的錄取規則、專業分配辦法都已經提前在《招生章程》里公布,在實際錄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預先公布的規則執行。
專業分配無論是按照設定“專業級差”方式,還是實行“分數優先,遵循專業志愿”的原則,都會首先考慮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。
當考生高考分數足夠進入所填報專業時,就會被錄取到所填報專業,服從專業調劑就沒有派上用場。只有當考生所報專業全都錄取額滿,才會進入調劑程序。
2、服從調劑被調劑考生并不一定都是低分進檔的考生。考生除了分數低被調劑外,還有可能是專業志愿填報不合理,比如考生所填報的專業都是其所在省份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,導致這些專業錄取分數偏高,最后使得該考生雖然高考分數不算低,但最后也只能被調劑。
此外,個別考生沒有把全部專業志愿填滿,填報的專業過少也有可能導致其因無法滿足所報志愿而被調劑。
多少分能上軍校
過了一本線你基本才有機會錄取,因為軍校除了武警幾所院校有二本專業外,其他軍校都是一本以上擇優錄取,因此基本上這是起步。
另外武警的所謂二本專業,基本上也都是一本的分數,當然了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,這些專業有可能低于一本線,但是也差不了太多。
軍校的非指揮類專業,一般比指揮類分數要高出20-50分左右,這個主要是因為非指揮類是技術類專業,以后分到技術類的崗位會大一些。
而指揮類則是管理崗位,要下基層帶兵帶連隊,相對來說比較辛苦。但是并不是說指揮類不好,其實真正的有發展的一般都是指揮類。
三、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最新介紹
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坐落于合肥市國家4A級風景區紫蓬山下,堰灣湖畔。學校由安徽文達集團投資創辦,2001年獲批安徽文達信息技術職業學院,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曾兩次親臨學校指導工作,并親筆題寫校名。2015年獲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,2020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。 學校秉承“明德至善、勤學躬行”的校訓,營造“包容并蓄、立德樹人”的校風、“博學篤教、教書育人”的教風和“勵志勤勉、求真正行”的學風。確定了“地方性、應用型”辦學定位,構建了以工科類專業為主體,財經類、藝術類專業為兩翼的“一體兩翼”學科專業架構。緊密圍繞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需要,以培養高質量應用型本科人才為己任,學校辦學水、綜合實力不斷提升。 學校現有土地703畝,校舍建筑面積26.6萬m2,教學儀器設備總值億元,館藏紙質圖書百萬冊。現有計算機工程、電子電氣工程、智能制造、城市建設、會計、商貿、藝術設計、影視傳媒、馬克思主義和通識教育等10個二級學院,2個公共教學部,設有1個智能技術研究所,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訓基地,1個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,3個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,3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。學校共設有40個本科專業,涵蓋工學、經濟學、文學、管理學、藝術學等6大學科門類。現有在校生12000余人,其中本科生占70%。 年來,學校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5項,省高校質量工程項目242項,其中省級一流專業3個,專業8個,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,省級精品課程23門,教學成果獎14項,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(MOOC)示范項目8個,智慧課堂試點項目3個,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2個,等等。先后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251項,發表論文500余篇(其中被CSSCI、SCI、EI、ISTP檢索收錄53篇),專利36項。學生參加學科與技能競賽獲得國家和省級各類獎項894項,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2項、二等獎13項、三等獎28項,省級一等獎78項、二等獎251項。省級教學名師6名,省級優秀教師1名,省級教壇新秀22人。有22人次在省級教學競賽中獲獎,其中獲得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4人。 學校先后獲得 “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”“安徽省創新創業示范校”“合肥市花園單位”和“安徽省民辦高校年檢優秀單位”等榮譽稱號。